如果当初郭德纲没有拜师侯耀文,我认为对郭德纲来说不会产生什么本质性的影响。因为郭德纲拜侯耀文为师,更多是名分上更为名正言顺,对他自己的所谓正统地位有非常重要的提升,而对于他的相声业务方面,侯耀文是没有帮他提升特别多的。
郭德纲在见到侯耀文之前已经一身能耐,并非早年间那种一张白纸请师父来从头教起,郭德纲这种拜师方式属于带艺投师。当然有的人带艺的水平不高,师父需要给予非常多的指点,而郭德纲不同,多年的熏染和舞台经验,加上本身的天分,他已经在相声表演方面具有比较深的功夫。
在这种情况之下,侯耀文是教不了郭德纲太多能耐的。当然侯耀文有侯耀文的好,他也是不可多得的相声奇才,但在具体的业务上,并没有给郭德纲更多。
有这样一种说法。侯耀文问郭德纲哪个哪个段子会不会,郭德纲说会,又问你哪个哪个段子会不会?会。一直问到第四五个,可能是郭德纲的情商总算提醒了他,最终他终于说出哪个哪个段子不会,侯耀文这才眉开眼笑开始给他讲这段儿。
要说侯耀文是侯宝林大师的儿子,传统相声底子应该比较厚实,但那也是相对来说,因为他赶上的是相声新时代,而那个时代是不讲究太多相声传统的。建国之后侯宝林一直提倡创作和表演新相声,而且专门提出像《口吐莲花》这样的“打哏”相声不能再说,哪知道进入九十年代侯耀文和石富宽就上台合说了这段相声,有点儿“打脸”的意思。
不管怎么说,侯耀文自身的功夫不足以多教给郭德纲什么,因此在他的业务提升方面并没有下多大功夫。
收郭德纲为徒这件事,侯耀文当然有侯耀文的打算。他当时担任中国铁路文工团团长,他曾立志将这个团打造成全中国最优秀的相声团体,当时调进不少相声演员,比如奇志、大兵,还有陈寒柏、马云路,再有就是郭德纲和于谦。
可以说,侯耀文看出郭德纲要火的苗头,把这样有能力的年轻人调进团里,几年后就是团里的顶梁柱。另外,侯耀文看出郭德纲这个人个性极强,以自己的名望和在相声界的地位他正好可以压他一下,这对郭德纲来说也不是没有好处,起码可以和相声界的人平等来往,不再一直徘徊与主流之外。
对于侯耀文收郭德纲这件事,铁路文工团的人倒没有太多看法,起码有这样一个人进来,还能为团里演出多带来收入,也是一件好事。不过对于相声行内的其他人来说,有人是不太看得惯的。
比较典型的就是师胜杰。他认为郭德纲这样的人,凭侯耀文根本压不住,这对于侯耀文来说没有什么实际好处。侯耀文2004年收郭德纲,2007年侯耀文就去世了,作为侯耀文的好友,师胜杰对此感到非常惋惜。就好像他的话一语成谶一样。
对于郭德纲来说,这些年他总是表露出对师父侯耀文的留恋和感谢之情,不管是接受采访还是每年忌日微博纪念。但客观来说,侯耀文的早逝对郭德纲来说反而是一种束缚的解脱,既有了主流师徒的名分,又不至于因为与主流相声圈的矛盾使得侯耀文介入,否则有些事情还真的不容易处理。
侯耀文是有角儿的形象的,不管是外表还是表演时那种自信。侯家后代中最会说相声的就是他,生前他风风光光,身后事却闹得沸沸扬扬不得安宁,不免让人感到惋惜。
对于郭德纲来说,他也应该从心底感谢这位一身霸气,相信英雄不问出处不怕树敌而收自己为徒的侯耀文先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