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批判性地思考。
曾经年幼无知的时候,我对书本和老师都是崇拜,从不觉得他们说得会有错误的地方。后来自己为人师,随着经验的增多,发现我必须质疑、批判地思维和接受新事物。
我也教育我的学生和孩子,大胆鼓励孩子质疑、学会思考。在这里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有人在学英语当中,经常问我一个问题,究竟是学英式发音还是学美式发音,并且一口咬定,要么学英音 要么学美音,没有第三选项。
我就提问的方法,指出对方观点中的偏差 ,摇动对方论证的基础,从而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无知或错误认知。
我问:咱们都是中国人,你说的是四川普通话,我说的是浙江普通话,对不对?
再问:你我都能听懂北京普通话和香港普通话,对不对?
再问:假设美音是北京普通话,英音是香港普通话,你这个四川人要学普通话,你是学北京的呢?还是学香港的?
再问:既然你既不学北京的 也不学香港的普通话,但是你却听懂他们,说明你的英语也不用学美音,也不用学英音,和你将来听懂英语没有关系,对不对?
我的朋友不得不怀疑他以前的观点出现了巨大的偏差,然后他思考、观察,自己终于明白一个事实:语言的习得跟自己的发音没有关系。
我经常用步步追问的方式处理问题,让对方自己去发现,我不强加观念,只教给别人如何辨正地思考。
将批判性思维运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一种怀疑的态度和一种对证据的渴求,并不仅仅只是在学术界有用,在生活的每个领域中,他都是有价值的。当电视广告轰炸你时,要敢于怀疑;当政治目标席卷你时,要敢于怀疑;当在超市的招贴小报,看见最新的封面上报道外星人时,要敢于怀疑。多少次你听到“研究表明……”?也许这些说服是可信的,但问问你自己:是谁在进行这些研究?这些从事研究的科学家是中立的吗,还是他们对某些结构过于偏爱?
曾经我就碰到这样的事:
我是研究英语语法的,并努力探索语法与口语听力的关系。
英语的听力的获得需要大量的 高强度的英语口语交流的积累。但英语口语起步又需要英语语法来组织句子。
许多人不相信语法的作用,不相信英语口语提高听力。他们觉得语言每句都要想到语法该有多么麻烦,英语的听力就靠听广播听懂的。
很早的时候,我开始学英语,我不懂这些道理,觉得人家都是“专家”嘛,人家都有开头,有学历有背景,人家肯定是对的。
当大面积的人都是这样说的时候,可是许多人的英语都学的不敢说的时候,我就开始质疑这个观点了,我和我的老师辩论,我那时的老师说我吃饱了没事做,英语就是靠多听 多看美剧。
我突然有一天问隔壁的小学文化的奶奶,“你觉得怎样才能听懂英语?”
奶奶说“多听 就是”
一个奶奶没多少文化 没学过英语,她的结论怎么和专家说的是一个道理呢?
那专家的道理是对的吗?他求证过吗?他有没有学到英语的尽头了呢?
所有的东西 只要你一思考 就会发现,这里的矛盾之处,后来我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和调查,我终于明白我自己,我的英语听力的提高是靠我大量的英语口语交流的积累。
质疑和批判思维把多种思想整合一起形成某种秩序。当思想的组合相互支撑,组合有意义时,这种思维是“逻辑”的。而当这种组合不是相互支撑,在某种意义上是矛盾的,或并不产生意义,那么这种组合不是逻辑的。逻辑性的标准要求推理只能得出理由所提供的那种可接受性强度的结论。同时,一个接受理由和推理形式的人,必须接受推理的逻辑后承。逻辑性是支撑信念和行为的理由是否具备合理性的问题。
不合逻辑的东西是经不起质疑和推敲的。愿我们都有爱质疑的习惯,多思考,批判性地接受五花八门的世界。
今天分享这些,欢迎交流和批评。谢谢大家,别忘了关注我。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