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历史上四大名著之一。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功底,同时我个人认为《三国演义》是一种带有封神榜色彩的小说。但他里面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更真实,因此更引人入胜。而《三国演义》的流传于是将一代军师、蜀汉宰相诸葛亮推向了神坛。
诸葛亮少年时追随叔父来到荆州,随后隐居在襄阳隆中,同处荆州的名士还有许多,他们大都选择隐居生活,不愿在动荡的东汉末年这种时局下出来做官,因此诸葛亮早年时与庞统还有司马徽三人十分交好,经常于山间竹林间一起谈天说地,坐而论道。其实与三人经常在一起的还有一位奇人,此人便是庞统的叔叔庞德公,庞德公有大才且低调,因而受到了诸葛亮、庞统和司马徽的敬重。
而且庞德公尤其善于阴阳算卜,识人相面,知未来,卜生死,消灾去难之道。追求隐逸生活的庞德公却十分推崇这三位忘年交的年轻好友,因而才有了卧龙孔明,凤雏庞统,水镜先生司马徽三人虽隐居山林,却名扬四海。这里面的功劳都要感谢庞德公的宣传。庞德公,希望他们能够寻良木而栖。择一明主建功立业!
当然庞德公没有看错人,后来的历史证明了庞德公确有识人相面之术。卧龙诸葛亮未出隆中而三分天下,凤雏庞统也是为早期的刘备出谋划策,立下过许多功劳。只可惜庞统在进军西蜀的途中死于落凤坡。英年早逝。否则其成就应该会不亚于诸葛孔明。
历史的进程向前推进着,在诸葛亮的辅助下,一切都按照诸葛亮预想的在进行,刘备获得了荆州大部以及蜀州地区。天下终于形成三分之势。刘备也终于有了立足于巴蜀而窥探中原的实力。
公元219年,刘备占领汉中,一时间曹操都忌惮不已,意欲迁都避其锋芒。然而关羽大意失荆州,兵败麦城被杀,随后刘备回师蜀中,展开了对东吴的战争,遭遇了兵败后的刘备在返回蜀中的路上死于白帝城。诸葛亮不仅仅成了蜀汉的丞相,同时更是后主刘禅的顾命大臣和人生导师。全面管理着蜀汉的军政农学各种事务。
为了蜀中的安宁和不辜负先帝的托付,再加上诸葛亮的忠君爱国思想一心想要匡扶汉室。因此刘备去世后的诸葛亮更加的呕心沥血,全面的组词起了蜀汉的内政军国大事,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终于在中年时,诸葛亮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此时正是诸葛亮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北伐,身处五丈原的诸葛亮点起了七星续命灯。
然而油尽灯枯的诸葛亮终究没能延续寿命,此时的诸葛亮,想起年轻时在荆州的忘年好友庞德公。正像前文提到的那样,庞德公善长阴阳算卜之术,有祛病消灾、延年益寿之能。因此弥留之际的诸葛亮惊呼:庞德公救我!庞德公救我!
然而此次的庞德公并不在诸葛亮身边,一生爱好隐居生活的庞德公正在荆州鹿门山过着隐居的生活。采药种菜。过着与世俗无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