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人如果都给同样的军队,以一战定胜负,那么韩信赢面较大,但是争天下从来不是只懂带兵打仗就行,所以更看好诸葛亮。
韩信是汉初三杰,以善于用兵出名,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是他的弱点也很明显,政治能力薄弱。韩信并不擅长于治理地方,楚汉争霸时,他的后勤都是靠萧何在后方维持,自己并没有管理地方经验和能力。更重要的是韩信在政治上过于幼稚,平定齐地以后韩信写信给刘邦要求自己代理齐王,刘邦大怒,只是还需要韩信所以不得不任命韩信为齐王。此后刘邦命韩信南下一起攻击项羽,韩信又按兵不动,导致汉军大败,刘邦不得不再次加封韩信以让他出兵。
如此反复触怒刘邦,韩信却居然幼稚的认为自己功劳大,刘邦肯定会让自己永远镇守齐国,所以不肯真的背叛刘邦。结果项羽一死,刘邦就夺了韩信的兵权,改封他为楚王,后来又被贬为淮阴侯。此时韩信居然还对着刘邦说“狡兔死,良狗亨”,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而且韩信和同僚关系也不好,他认为自己和周勃、灌婴等人并列是种羞耻,樊哙对他恭敬他反而耻笑,这种人带兵打仗还行,争夺天下是不可能的。
刘伯温则类似于张良,他擅长于战略分析,但是在政务和军事上缺乏建树,可以作为君王的辅佐,自己独当一面能力不足。
而诸葛亮最大的优点是军政能力都比较出色,特别是政务方面,在他治理下,蜀汉以一州之力对抗曹魏,民间却不见饥荒,百姓都感恩于他。在政治上,做事公正严明,被诸葛亮贬斥的官员都不心存怨恨,而他提拔的蒋琬、费祎、董允、姜维都是一时才俊。在军事上,他确实比韩信要弱一些,但是也是经过实战考验,连同样可以算军事家的司马懿也不敢在军力占优的情况正面和他对抗,这个水平也算不错了。
所以三个人争夺天下,刘伯温肯定第一个出局,韩信初期可能占优,但是最后会类似项羽,众叛亲离,领地日益变小,被诸葛亮活活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