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枪械的人没有不认识左轮手枪的,但真正熟悉的并不多。因为左轮手枪在外形上就跟现代主流自动手枪区别很大,所以很好分辨。
其实左轮枪应归类为转轮枪,也叫转膛枪,是靠转动枪膛来上弹射击的。弹仓就是弹膛,弹膛围成一圈就是转轮,每膛一发弹,一般是五六个。射击时,弹膛对正枪管,射完一发后转轮转动,轮到下一个未击发的弹膛,如此轮回,直到打完。原理简单,制造容易。所以最早期的多弹手枪多是转轮手枪。看美国的西部牛仔电影,牛仔们头戴牛仔帽,身穿牛仔服,腰间一定少不了转轮枪,煞是威风。他们率意决斗,抢夺护家,也离不开转轮手枪。直到近现代,复杂先进的自动装弹手枪逐渐取代了转轮手枪的主流地位。
被取代说明不适合,这是铁律,为了讲清原因,就要分析左轮手枪的优缺点。
不卡弹,安全性高,是最大的优点。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是第二优点。制造容易,经济实惠,是第三优点。但左轮手枪最让人忽视的优点是能长期储弹待击,随时击发。自动手枪用弹匣供弹,弹匣里靠弹簧把枪弹顶到进弹口。而金属弹簧有个少有人知的特性——金属疲劳,长时间压满弹会使弹簧受长期压缩,长期处于高受力状态,弹簧就疲劳了,弹性变差甚至断裂,造成供弹不到位故障。近距离使用手枪,首发故障射不出弹来,那是交关性命的。
转轮手枪一弹一膛,靠与扳机连动的棘齿推转轮转动对正枪管即可,不用弹簧顶弹,就不存在弹簧疲劳的影响,长期储弹待击也没事。美国的警察面对全民拥枪的情形,压力大,自选的第二把防身枪多选左轮,即有上面考虑,还有家庭防卫手枪,同样需要随时满弹待击,也多选左轮。
说到缺点也不少。首先是与自动手枪相比,体积大,携行性差,容弹少。现代自动手枪动则15发以上,有些小口径的军用手枪甚至能达20多发,如比利时的FN57和我国的92式小口径手枪。
再就是威力小。因为弹膛与枪管之间是断开的,漏气。浪费了火药燃气,影响弹头在枪管中加速,加上与同样枪身长度的自动手枪相比,枪管短不少,初速较低。更可怕的是如果两手持枪射击,把一只手搭在膛管接口处,很可能造成手受伤。
然后是射速慢,精度差。转轮挤占了部分空间,使扳机下移一些,为配合握把只能设计得离枪管轴线距离大,射击时枪口跳动大,回复瞄准用时就长。双动击发时要带动转轮和击锤,要用很大力气扣板机,容易扰动瞄准,精度相对就差了。虽然有聪明的设计师把枪管移到转轮最下的弹膛击发,使射击跳动小了,但握持又不够舒适了,结构复杂了。
接着是退壳装弹慢,即火力强度低。在这里说说转轮手枪为什么叫左轮手枪。就是大多数都是向左一摆,转轮就向左甩出来,方便装弹。这是适应右手持枪左手装弹的习惯而设。有人设计了装弹巢,一次装齐,但退壳依然有点麻烦,而且装弹巢带着不舒服。
随着自动手枪越来越好用,军用上已没有左轮的影子了。警用上倒是还有用,我国刚装备的05式警用左轮枪,枪口动能才120焦耳,跟军用的500多焦耳差得远,但据说很适合我国的治安环境,因为善良之枪配善良之人。而美国却不行,因为坏人的枪太多了,大厉害了。
在民间,左轮手枪还有大量的应用,美国的手枪销量排第二位呢。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喜欢左轮,更多的是一种情怀。至于连拥有塑料顽具枪都入刑的中国,能在头条论枪,品枪,特别是骂国产枪也能有些成就感了。
可能有人对我总说自动手枪有意见,那是和自动步枪混同了。自动手枪是自动上弹手枪的习惯性称呼,只能单发射击,而连发的叫全自动乎枪,一字之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