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大部分真的是很普通的民工。
记得从帝都top3金融专业毕业出来时是很有年少轻狂的感觉的,六七年前金融还是很火爆赚钱的人不少,觉得自己千军万马杀过来已经拿到了金融高薪的入场券,马上就要拿到百万年薪走上人生巅峰。
但…但,,事实证明学生确实是容易幻想太过于naive。
金融从业者是容易在泡沫中疯狂投机赚钱到钱的,更多的资金,更多的投融资活动,金融从业者活跃其中赚上一笔。10-15年四万亿的大宽松,正是这样一个容易捞钱的年代。
但金融急速膨胀后,出现了杠杆率飙升、脱虚向实、资金空转等问题,监管认识到了这点,于是便开始了16年的运动式去杠杆时代,影子银行、银行理财新规、资管新规、严禁刚性兑付、去通道等等,每一点都摁在了金融虚胖的命门上,金融狗们也就跟着没了脾气。
金融的核心在于资产端和资金端,对应着投资和募资,而这两个核心环节,都超越了普通人能够胜任的水平。潮水过后,大部分普通从业人员,也都发现了自己在裸泳,以前较为轻松赚的钱,不过是时代或政策带来的红利罢了,自己并没有太多的本事,在做一份可能很普通的工作,之前的优越感和良好感基本消失殆尽。
我把以上一段话发给很多金融同行朋友,包括做投行的、PE的、券商研究员、基金经理、信托经理等等,他们都觉得很符合他们的感受。是啊,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保持着超额利润,都会回归平均收益,前几年金融行业从业人员,比较走运罢了。
我看到身边的金融同行们,每天工作得很忙很累,996,997的都有,有的同胞甚至每周七天24小时standby,在这两年金融行情下拿的钱也不过如此,但工作强度和劳累度十分之大;抑或像一些岗位实则极其无聊,除了工作比较体面后很索然无趣。
那种所谓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资本大佬范儿?是没有的,有的只是一月跑遍十省求爷爷告姥姥去募资的艰辛,有的只是被无数的监管问题搞得焦头烂额深夜翻法规担心项目要黄的战战兢兢,有的只是起早摸黑去研究年报和报告仍然面对净值波动资金巨额赎回的无奈….
表面光鲜、但工作十年了拿着不多工资、上升路径看不到的金融从业人员也大有人在的…长远看下来,金融总体人均薪酬貌似不错,但落在普通民工身上的着实不多,叫做民工是不为过的。虽然俺做金融那么多年没赚到啥钱,但经过这两年的思考反省心态倒是挺好的,自己能够赚多少钱,还是和自己做了什么事儿创造了什么价值成正比。
有个好的职业心态把。这是一份和普通行业无大异的行业、但总体还算可以的行业。任何优越感和过高的期待都是被蒙蔽的表现。做好当下的事儿、实事求是尽可能多创造价值才是我们需要去做的事儿。民不民工的称谓,都是无所谓的。
————
以上。
我是小贝老师,200+金融、咨询、快消等业内人士职场交流的集中地。
同名公众号:小贝人才工作室(xbcareer),希望我的文字对你找准方向、拿到满意offer、更稳步的职场发展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