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SEO
我们是认真的!

如何理解《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送给海瑞的“无君无父,弃国弃家”这八个字?

  

  表面看来,嘉靖痛斥海瑞“无君无父,弃国弃家”是因为海瑞在奏疏中骂了自己。

  在古代,皇帝就是君父,海瑞将大明衰败的责任一股脑推倒嘉靖皇帝身上,自然就是无君无父之举。

  海瑞的这个举动,违背了官场游戏规则,挑战了皇帝的威严,已经犯下了大不敬之罪,不但他本人将被斩首,若是严格追究,海瑞满门,甚至是九族都要受到牵连。

故此,说海瑞无君无父,弃国弃家,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更深一层的含义是什么呢?我们又如何看待海瑞这种举动呢?

  明清以来,海瑞都被描绘成一个清官,一个耿介之臣,一个官员楷模,甚至在一些演义小说中,海瑞被描绘成如包公一般,英明神武,清廉明察的断案高手。事实上,海瑞最大的优点在于耿介,其最大的缺点,依然是耿介。

  对于历史来说,海瑞更适合供在庙宇上,让后世膜拜。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不但有耿介之气,还颇有治民之才,事实上,真正的海瑞就是一名耿直且有些迂腐的书生。他不惧死亡,他看重礼教。为了维护礼教,可以逼死幼女。为了维护礼教,他可以抛却自己的性命。

  只是,海瑞这么做,除了让官场侧目,让亲友震恐,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在《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皇帝以及张居正等人对海瑞评价极高,称之为国之利剑,张居正还认为海瑞是未来改革的急先锋。可是,在嘉靖皇帝去世不久,海瑞就死了。电视剧这么安排,大半因为历史如此。

  其实,即便海瑞活到了后来,以他那不顾官场游戏规则的脾气,注定会受人排挤,受人打压。像张居正那种深通游戏规则,有理想又有手腕的人,比海瑞之流,才是大明的希望。

  当然,每个人有不同的追求,历史正因群英汇聚而变得丰富精彩。就如李白、杜甫,又如伯夷叔齐,这些人即便没有治国之才,我们也不能否定他们存在的意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广州seo小雨 » 如何理解《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送给海瑞的“无君无父,弃国弃家”这八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