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SEO
我们是认真的!

相声术语“炸粘子”是什么意思?如何通俗说明?

先纠正一个错别字,这三字写成“诈粘子”,不是“炸粘子”,《相声有新人》视频字幕员水平不足,打错字了。另外,这不是相声专用术语,而是民间艺人通用的。

“诈粘子”是典型的北方话,《相声有新人》八晋四强第二场竞演,谢金使出洪荒之力表演并成功晋级,也因此一“吼”成名。表演结束后栾云平点评时,就说了“他都会诈粘子了”,郭德纲听完也笑出了声。

作为福建人,我反复听了两三遍,确实没明白啥意思,估计只有北方人才懂了。没办法,南方人听相声,有些“哏”听不来。之后在相声贴吧看到网友讨论,才明白,涨知识点了,o(∩_∩)o 哈哈。

古代民间艺人多数当街卖艺(撂地艺术)),围着一群观众在看,围观观众在艺人行话里就是“粘子”。为了吸引住过路的观众而大嚷大闹的就叫“诈粘子”,等四面围的里三层外三层,才算粘子圆好了,就叫“圆粘子”。

栾云平说谢金会“诈粘子”,我觉得褒奖的意思更多些,就是谢金会卸掉“大辈”的包袱,通过恰当的咆哮、卖萌等手法,抖出一个又一个包袱而且都很响,彻底把观众震住和吸引住了。谢金在德云社沉寂了十一年,这次真的是红火了。

网络书籍里有一本叫《武将》的书,就专门介绍江湖艺人的,里头就有写到“诈粘子”等各种江湖行话(不仅仅在相声界用到),很有趣,有兴趣的可以搜去研读。

最早,“诈粘子”一词是用在街头卖武艺人身上的。旧社会在庙会街头练把式卖艺的行当,江湖称之“挂子行”,也成武生意。而像相声等街头“平地抠饼,素手求财”的民间艺术,称为文生意。

干武生意的一般都要离文生意远些,将地打好了(就是选好地点,租好需要的道具),等游人最多的时候,武生意艺人扛着刀枪靶子到了地内,将刀枪架子支好喽,不能净说不练,得先大嚷大闹的招来人看,调侃儿叫诈粘子

等到有人围着瞧啦,才能练点小套子活儿,把人吸住了,四面围的里三层外三层,才算粘子圆好了。

圆好粘子,就得使拴马桩儿,用话将围着瞧的人们全都拴住了,没有走的人啦,才能练可看的把式哪!什么空手夺枪啊,单刀破花枪,拐子破棍,练完了要钱,才有人往场内扔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广州seo小雨 » 相声术语“炸粘子”是什么意思?如何通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