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SEO
我们是认真的!

选志愿究竟应该听孩子的还是听父母老师的?

要是可以骂人,我真想骂骂那些为博取眼球高呼“孩子的高考志愿自己做主”的xx患者。十七八岁的孩子能懂得些什么?小孩子对各专业就业形势一无所知,甚至连特长和兴趣都未能明辨,对于志愿填报这样的人生大事,如何自己做主?我说怎么有这么多学生抱怨专业没选好呢,原来进大学之前就被人灌了“迷魂汤”了。

眼高手低型

典型特征为:只看到行业精英的辉煌,而不考虑自身实际水平

一朋友家小孩,高考刚过一本线,非得要报考金融专业,理由是以后想到投行工作,家长还非常支持!这种认知水平其实跟幼儿园小朋友的科学家梦差不多。投行是金融界顶级行业,985的毕业生想进去都难如登天,是这么容易进去的么?如果家里有亲戚是投行高管,可以帮忙内推,可以当我什么都没说。结果是,该女生毕业求职四处碰壁,最后当了名会计,月薪4000,很是郁闷。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看到社会上的精英们曾经读的什么专业,就想模仿别人的路径,毫不考虑自己的能力水平,这是极不可取的。

臆想出路型

典型特征为:臆想某专业的出路应该是怎样,不了现实情况

另一位小孩去年高考,成绩刚过重点线,坚持要报考企业管理专业,理由是以后要进500强当高管。志向是很远大,我却替他忧虑。大企业高管都是精英出身;而小企业高层一般都是富二代接班,谁需要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孩子来帮忙管呢?这位小孩尚未毕业,但可以预见,理想很难实现,多半是混张大学扫盲证,当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较好的结果是拿着扫盲证参加二次“高考”进体制。

坏就坏在,孩纸只知道管理专业跟“高管”都有一个”管”字,却不知道“被人管”也有一个“管”字。很多孩纸载就栽在根据专业字面名称臆想出路,建议多了解一些行业现状。

只要面子、不要里子型

典型特征是:跟同学攀比专业档次,不考虑专业的就业出路

一位男童鞋,高中成绩较高,高考发挥失利,刚超过一本线,可以报考重点冷门专业,也可以报考二本热门专业。这孩子自尊心比较强,为了读重点专业,最后报考了哲学。。。我在大学工作了6年,尚且不知道这专业适合干什么工作,只能期盼他继续深造,兴许将来能成为一代大家!

读大学是为了有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所以专业选择不能只看专业档次,而要重点考虑就业形势,除非你有深造为一代大家的志向

建议阅读本人相关文章:《如何提前算出专业录取分数》、《高考失利的四项选择》、《大学生第一课:勿用高中思维对付大学课程,否则很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广州seo小雨 » 选志愿究竟应该听孩子的还是听父母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