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朝代歌这么写道:“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所以,从秦朝开始,之后是汉朝。汉朝之后,是晋朝,晋朝之后,是隋朝和唐朝。唐朝之后,是宋朝,宋朝之后是元朝,元朝之后是明朝,明朝之后是清朝。其余的,像三国南北朝这类的时期,因为乱世风云,英才较多,就不选了,至于辽和夏,本身与宋朝共存,而宋朝是当时汉人主要的朝廷,所以就只留下宋朝来选了。下面,请具体看看我的选择。
秦朝:文臣李斯,武将蒙恬。
李斯,是一代名相,属于法家。秦始皇能一统华夏,李斯的辅佐有莫大的功劳。可以说,他也是中华一统的奠基人之一。
至于蒙恬,出身武将世家,本就是名门。秦朝时,率三十万蒙家军北御匈奴,保证了汉人朝廷的可持续性,因此,也是功不可没,在秦朝的将领中,蒙恬对于中华民族的贡献最大。
汉朝:文臣是张良,武将霍去病。
也许有人会说,张良在汉朝建立后就归隐了。但是别忘了,张良是帮助刘邦夺取天下的谋臣,并且是汉初三杰之一。即便后来张良归隐了,朝廷上下,依然有他的位置。就连吕后,有困难也会找他帮忙,所以,张良可以说是汉成第一文臣。
武将的话,选择霍去病,因为他年纪轻轻,就能统帅千军,又作战勇猛,将一直骚扰汉族的匈奴人赶到了天涯海角。可以说,霍去病是民族英雄,他也是整个汉朝强悍的象征!
晋朝:文臣谢安,武将祖逖。
谢安,东晋政治家,名士,出身尊贵,是当时大世族的代表人物。他不但文采出众,而且还会领兵打仗。淝水之战,以八万兵对抗人数众多的前秦军,取得了胜利,为东晋赢得了十年的和平。如此文武双全的大臣,古今少有也!
祖逖闻鸡起舞,祖逖北伐,关于祖逖的故事,家喻户晓。不错,可以说,祖逖是晋朝时期少有的,有一身傲骨的武将。他北伐,无非是想光复中原,建立统一的天下。可惜天不遂人愿,晋朝国君眼光太窄,最后祖逖因为功高盖主,受到了晋元帝的猜忌。最终,在各方面的牵制下,未能完成统一大业,抑郁病死。
隋朝:文臣高昭玄,武将韩擒虎。
高昭玄,隋朝杰出的政治家、著名军事家、谋臣,可谓文武兼备,排名文臣第一。
韩擒虎,隋朝名将,选他的原因是因为他教出了军神李靖这么一个外甥。
唐朝:文臣魏征,武将李靖。
魏征,中国古代文臣的典范,盛名在敢于进言,不惧强权。唐太宗曾说魏征就是他的一面镜子,可见魏征在其心目中的分量。可以说,没有魏征,可能唐太宗就会放松很多,也就没有之后的贞观之治了。后面,唐朝的开元盛世这些,其实也都是贞观之治打下的基础。
李靖的话,自然不必多说了,唐代军神,还有弟子薛仁贵,后来也是唐朝的元帅。其能力,可见多么了得。
宋朝:文臣赵普,武将岳飞。
赵普,就是那个有名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宰相。可以说,他为后世儒学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岳飞,就更不用讲了,打仗有一套,是民族英雄!精忠报国四个字,一直都是岳飞的象征。
元朝:文臣刘秉忠心,武将八邻伯颜。
刘秉忠,在元朝还未建立时,就上呈了万言策,为元朝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更是建议元朝定都北京,为日后明清故宫打造了蓝图。我们现在的历史象征,北京故宫,实际上要追根溯源的话,就在刘秉忠了。
至于八邻伯颜,是灭宋的主将,对于元朝建立的贡献是排在第一位的。
明朝:文臣张居正,武将徐达。
张居正,辅佐万历皇帝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其中一条鞭法等制度,都成了后世治理国家的典范。张居正在位期间,可谓是大包大揽,不论军政,都由他管理。可以说,他是大明王朝的大管家,也因此拥有了历代文臣都难以企及的巅峰权力。
徐达,自然不必多说。明朝开国的主将,朱元璋的兄弟,打仗有一套,堪称战神。
清朝:文臣曾国藩,武将多尔衮。
曾国藩,也算得上是个全才。既能从政,又能打仗。只不过他是内阁学士出身,所以姑且算作文臣了。
多尔衮,清朝能够建立的主要贡献者,其贡献甚至可以做皇帝。只不过多尔衮痴情与孝庄皇后,所以,后来也就老死了,并没有做过皇帝。不过,他依然是满清的第一战神,后世的皇帝有给他追加封号,进一步承认了其崇高的地位。